疫苗 間隔 多久 打 第 二 劑

为体现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最新建议,于2022年8月18日更新。

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已发布使用辉瑞-生物科技(BNT162b2)COVID-19疫苗的临时建议。本文对这些临时建议做了归纳。你可以在此处查阅完整指导文件。

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内容。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认为,辉瑞-生物科技COVID-19 mRNA疫苗安全有效。

哪些人可以接种该疫苗?

该疫苗对6个月龄及以上的所有个人都安全有效。根据世卫组织优先次序路线图和世卫组织价值观框架,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卫生工作者为最高优先使用群体。应尽一切努力在最高和高度优先使用群体中实现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否应接种疫苗?

鉴于妊娠期患COVID-19的不良后果以及已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证实BNT162b2疫苗在妊娠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世卫组织建议妊娠妇女使用此疫苗。世卫组织不建议在接种疫苗前进行妊娠检测。世卫组织不建议因接种疫苗而推迟怀孕或终止妊娠。

疫苗对于哺乳期妇女的有效性预计与其他成年人相近。世卫组织建议哺乳期妇女和其他成年人一样使用疫苗。世卫组织不建议因接种疫苗而中断母乳喂养。哺乳期妇女接种疫苗后,在母乳中已发现疫苗激发的抗体,这表明可能对新生儿和母体具有保护作用。

哪些人不应接种疫苗?

对疫苗任何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个人不应接种。

有发热(体温超过38.5℃)症状的人应该等退烧以后再接种。

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该疫苗吗?

该疫苗被批准用于6个月龄及以上的人群,但对6个月龄至4岁的人群需调整推荐使用剂量,对5-11岁的人群也需作出调整。

世卫组织建议,只有在世卫组织优先次序路线图中确定的最高和高度优先使用群体中实现了2剂疫苗的高覆盖率时,各国才应考虑在6个月龄及以上至17岁的儿童中使用该疫苗。

有合并症的6个月龄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患COVID-19严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与其他高风险人群一起接种疫苗。

根据世卫组织优先次序路线图,重点仍然是通过在最高和高度优先使用群体中实现高疫苗覆盖率(基础接种和加强接种)来预防死亡。

一般而言,儿童面临的COVID-19风险较低。这就是为什么世卫组织建议各国优先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如老年人、有基础健康问题的人和卫生工作者。

这种疫苗安全吗?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是针对安全使用疫苗问题向世卫组织提供独立、权威指导的专家组,负责接收和评估具有潜在国际影响的疑似安全事件报告。2021年10月,该委员会下属的COVID-19小组委员会得出结论,在所有年龄组中,mRNA COVID-19疫苗在减少由COVID-19引起的住院和死亡方面具有明显的收益。

一种极其罕见的严重不良事件为心肌炎,这主要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在18-35岁的年轻男性中观察到。这类心肌炎病例通常发生在接种疫苗后几天内,病情一般较轻,对保守治疗有反应,且没有典型的心肌炎或COVID-19相关心肌炎严重,结局较好。

疫苗的效力如何?

辉瑞-生物科技的COVID-19疫苗对严重疾病具有非常高的保护效力,对有症状的SARS-CoV-2感染有中等保护效力。

推荐的剂量是多少?

对于所有12岁及以上的人,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建议接种两剂(每次30 µg, 0.3毫升),间隔4-8周,经三角肌肌内注射。

对于5至11岁的儿童,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建议接种两剂(每次10 µg, 0.2毫升),经三角肌肌内注射,间隔4-8周,最好间隔8周。

对于6个月龄至4岁的婴儿和儿童,建议接种程序为三剂(每次3µg, 0.2毫升):根据标签,建议采用的前两剂接种程序为间隔3周,然后在完成第二剂至少8周后进行第三剂接种。然而,各国可考虑将第一剂和第二剂之间的间隔延长至8周。

建议遵循完整接种程序,两次接种可使用相同的产品。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建议,作为基础接种的一部分,应为重度和中度免疫功能低下者(含儿童)多接种一剂疫苗。这是因为该群体在完成标准基础接种后不太可能对疫苗接种作出充分反应,而且他们患严重COVID-19的风险更高。

推荐接种此疫苗的加强剂吗?

建议在基础接种完成后4-6个月,对最高优先使用群体(例如,老年人、中度至重度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卫生工作者)进行第一次加强接种,其次是较低优先使用群体。如果基础接种的完成时间已超过6个月,应尽早接种加强剂。

世卫组织建议各国应考虑在为最高优先使用群体首次接种加强剂之后4-6个月进行第二次加强接种。

目前没有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第一次或第二次加强接种的建议,但免疫功能低下儿童除外。

这种疫苗可与其他疫苗“混搭”接种吗?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认为,接种两剂出自不同COVID-19疫苗平台、在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列表内的COVID-19疫苗构成完整的基础接种。

对于考虑采用“混搭”接种方案的国家,世卫组织为确保异源与同源疫苗接种程序的同等或有利免疫原性或疫苗有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 第一剂接种辉瑞疫苗后,视产品供应情况,第二剂可接种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列表中的任一种COVID-19病毒载体疫苗(杨森或阿斯利康Vaxzevria/COVISHIELD)。
  • 在接种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列表中的任一种COVID-19灭活疫苗(国药集团、科兴或巴拉特)或任一种病毒载体疫苗(杨森或阿斯利康Vaxzevria/COVISHIELD)后,也可将辉瑞疫苗用作第二剂疫苗。
  • 辉瑞疫苗也可在接种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列表中的任一种COVID-19疫苗之后用作加强剂。

它能防止感染和传播吗?

疫苗对传播的影响适中。

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戴口罩、保持身体距离、洗手、注意呼吸道和咳嗽卫生礼仪、避免拥挤,并确保良好通风。

它对新变异株有效吗?

该疫苗对病毒变异株依然有效。但就奥密克戎变异株而言,与德尔塔相比,在接种两剂后,此疫苗对预防重症和轻症的效力较低,且效力衰减较快。因此,建议所有成年人接种第三剂(第一次加强接种),对最高优先使用群体进行第二次加强接种。

这种疫苗与正在使用的其他COVID-19疫苗相比如何?

由于在设计相关研究时采用了不同方法,因此不可能对疫苗进行直接比较。不过,总体而言,所有已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列表的疫苗在预防COVID-19重症和住院方面都非常有效。


本网页于2022年8月18日更新,以体现最新指导建议。

本网页于2022年1月19日更新,以涵盖最新指导建议。

本网页于2022年1月5日更新,以涵盖最新指导建议并确保信息和格式的一致性。

本网页于2021年4月20日更新,以确保信息和格式的一致性。

本文于2021年1月12日更正,删除了与妊娠有关的一个错误提法。世卫组织不建议接种疫苗后避孕。

为确保格式一致,本文于6月10日更正。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彭韵佳、陈席元)自安徽、辽宁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迎来“高峰”。据国家卫健委通报,13日至17日,全国单日接种量均超1200万剂次,5天内4次刷新单日接种最高纪录。

在接种多剂次疫苗时,接种间隔时间要多久?什么情况需要补种?异地接种如何衔接?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与权威专家。

多剂次疫苗要间隔多久?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不同种类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同:

——腺病毒载体疫苗需要接种1剂;无需考虑接种间隔时间。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重组亚单位疫苗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要在4周及以上。第2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6个月内完成。

为什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剂次之间需要间隔?记者了解到,通常灭活疫苗需多次接种才能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1剂次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部分免疫应答,第2剂次接种后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根据临床研究观察,若采用更长的接种间隔,保护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沛诚介绍。

什么情况需要补种?

国家卫健委提示,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2剂次,应当在第1剂次接种后3至8周内完成。未能在程序间隔要求的时间完成两剂接种的公众,应当尽早补种。

专家建议,若2周内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在第2剂接种3周后,要尽早再补种1剂灭活疫苗;但2至3周内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就无需再补种。

“建议公众在规定时间内接种第2剂,让疫苗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如果接种了第1针,第2针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在后续第2针补种时,不需要重新开始接种。

对于3剂次程序的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提示,未全程接种者,要尽早补种未完成剂次,无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开始接种。

异地接种如何衔接?

针对部分群众存在异地接种的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地区接种工作的通知》,进行专项部署。

通知要求,负责首剂接种的接种单位要及时记录群众的接种相关信息,并在接种完成后为群众提供预防接种凭证。

群众需要异地接种的,可根据纸质凭证或健康码等电子凭证,选择相同种类的疫苗开展续种,并在接种凭证上登记相应剂次的接种信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在研究将接种信息纳入健康码管理,力争实现新冠病毒疫苗跨省份和省内跨地市接种的全程信息互联互通。

王华庆提示,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相同种类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果无法提供相同种类疫苗导致不能完成续种,要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尽早完成相应剂次的补种。

全国日接种能力超2000万剂次

“中国的疫苗供应量是足够的,产能释放是在逐渐加速的,接种潜能是在不断释放的。”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日接种量可以达到2000万剂次以上。

“我们将优化疫苗供需衔接,精准对接,加强疫苗采购、调配和出入库管理,实施集中、地毯式的接种,为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接种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国家调配供应疫苗时,已充分考虑如期接种第2剂次的需求量,各地要做好精准调配,确保第2剂次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下针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各驻点工作组将对此加强督导。